近段时间,气温骤升骤降容易导致婴幼儿肠套叠高发,尤其是4至10个月大、体型较胖的宝宝更容易中招。孩子无故哭闹、呕吐、血便等要警惕肠套叠。
肠套叠是怎么引起的
据了解,肠套叠是小儿常见腹部急症之一,除了先天遗传,95%的肠套叠主要和胃肠功能紊乱、病毒感染有关。若不及时诊治,死亡率较高。宝宝生后4~10个月,添加辅食及增加乳量的时期也是肠套叠发病高峰期。由于婴儿肠道不能立即适应所改变食物的刺激,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可因此肠套叠的发生。
宝宝阵发性哭闹要警惕
小儿肠套叠分为婴儿肠套叠(1岁以内者)和儿童肠套叠,临床上以前者多见。婴儿肠套叠多为原发性肠套叠,临床可表现为阵发性哭吵、呕吐、腹部包块和果酱样血便。儿童肠套叠临床症状与婴儿肠套叠相比较,症状不典型。起病较为缓慢,多表现为不完全性肠梗阻,肠坏死发生时间相对比较晚。患儿也有阵发性腹痛,但发作间歇期较婴儿为长,呕吐较少见。
由于大多数宝宝不会说话,只有通过哭闹、呕吐、血便等表现出来,且肠套叠发生后,早期类似肠炎,因此很容易被误诊。不过要确诊肠套叠也不难,通过临床表现,如当患儿出现阵发性哭闹不安、呕吐、果酱样血便,腹部检查触到腊肠样包块,以及b超就可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