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必要的其他检查,包括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胸部x线作为基础检查无异常时根据相应症状开展的选择性检查。经辅助检查和其他功能性检查多可诊断疾病,在此基础上可行经验性或选择性治疗。如一般性治疗无效,考虑胃电图、胃排空、胃肠道压力等胃动力检测方法,并以此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细化最终诊断。对症状明显的儿童(4岁以上),可参考成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罗马ⅲ标准将其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前者为以早饱为表现的动力异常,后者以腹痛为表现。
fd发病机制复杂须依分型个体化治疗
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机制复杂,病因不明,可由单一或综合性因素致病。因此,治疗时须以解除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根据发病机制实施个体化治疗。
我国儿科消化不良较常见,过去认为fd是器质性疾病,事实上器质性消化不良多由消化道溃疡等引起,在儿科很少见。fd则发病机制复杂,病因不明,相关因素可能有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性、胃液分泌异常、幽门螺杆菌感染或精神心理因素,可由单一或为综合性因素致病。因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须以解除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根据发病机制实施个体化治疗。医生可根据临床症状判断其与胃肠动力或胃酸分泌的相关性如症状于进餐时出现,多考虑为动力障碍型,应首先给予促动力药。如症状与进餐无关或进餐后减轻,多提示为胃酸相关型,应首选抑酸药。如餐前有症状伴餐后加重,常表示两个因素并存,此时须联合应用上述两种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