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弥漫性和斑状眼底病变
duke-elder在眼底镜下将后极部病变分为境界不清楚的弥漫性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病变和境界清楚的斑状局限性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病变。弥漫性病变者在早期表现为豹纹状眼底为主,随着病程进展自颞侧近视弧起到黄斑区可见黄色点状病变,造影时常表现为早期动脉期之强荧光,以后点状逐渐扩大为黄色面状病变,此时在病变部常可看到点状色素沉着,在荧光造影时则能看到与此一致的遮蔽荧光,黄色面状病变可发展为弥漫性黄色病变,最后使眼底失去了豹纹状形态,病变进一步发展则可表现为类似原田氏病的晚霞样眼底改变,表现以黄斑为中心横径约4~6盘径、纵径约3—5盘径大小的萎缩性病变区。从组织学观察弥漫性病变主要是包括布氏膜在内的脉络膜结缔组织的萎缩性病变,而色素上皮层和脉络膜毛细血管板则即使在严重病例,也还有某种程度的残留。
斑状病变贝lj是境界清楚的脉络膜萎缩斑,在组织学上早期为局限的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和色素上皮萎缩,晚期则为完全性脉络膜血管萎缩,其病变部位可以分为黄斑区型、乳头近视弧周围和后极部散在型。在眼底镜下常见以黄斑区为中心的境界鲜明的脉络膜血管,在荧光造影时常能看到斑点状强荧光,病变进一步发展由于色素上皮进一步萎缩可有色素性斑块沉积。在完全性脉络膜血管萎缩的病例,则眼底镜下可见视网膜浮肿,荧光血管造影则表现为弱荧光,视野可有相应的缺损。不少病例,斑状病变与弥漫性病变混合一起,使眼底形态显得杂乱无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