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菜谱 分类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 中医中药

六味地黄丸在消渴治疗中的应用

导读:无论传统的上中下“三消”定病位于肺胃肾还是现代中医学者分期分型辩证病位在肝脾肾由于肾为一身元阴之根本久病必涉及肾故消渴病的补肾养阴治法历来受到重视。

六味地黄丸在消渴治疗中的应用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中医认为消渴病基本病机为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无论传统的上、中、下“三消”,定病位于肺胃肾,还是现代中医学者分期分型辩证,病位在肝脾肾,由于肾为一身元阴之根本,久病必涉及肾,故消渴病的补肾养阴治法历来受到重视。六味地黄丸则作为补肾养阴的代表方而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治疗。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圆(丸)”。在古医籍中有地黄丸方近20首,而流传最为广泛且沿用不衰的是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中的一首。该方是钱乙从东汉张仲景方——金匮肾气丸中减桂枝、附子而成,当时作为幼科补肾专药。其方由六味药组成: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茯苓(去皮)各三钱,共为细末,炼蜜为丸,空腹淡汤或温水送服,每日2次,每次1丸,也可作汤剂煎服。因方中药共六味而以地黄为君,故名为六味地黄丸。方中地黄、山茱萸、山药,谓之“三补”,以补肾养阴为主,兼补肝脾。茯苓、泽泻、丹皮,谓之“三泻”,利湿泻浊的同时,兼可泻火。它是以补肾为主、补泻结合的名方,用于多种原因所致的肾阴虚证,临床表现为腰膝酸软、咽干、头晕、耳鸣、遗精、阳痿、盗汗等症。六味地黄丸主要作为临床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方,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随症加减。对于肾阴亏虚为主,以“下消”为主要表现的糖尿病患者最为适用。现代研究发现,它不仅有一定的辅助调节血糖作用,而且对于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并发症等也有一定益处。经历代医家长期临床实践,六味地黄丸又衍生出许多方剂,其中尤以知柏地黄丸和杞菊地黄丸最为常用。知柏地黄丸即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主治阴虚火盛、下焦湿热等证。杞菊地黄丸则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枸杞子,菊花,用于治疗肝肾不足之视物昏花或目痛干涩等症。这三首方剂都可应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但临床应用时又各有侧重。

患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这些药物,并注意以下事项:六味地黄丸以补益药为主,补益药具有补虚扶弱的作用,也有“闭门留寇”的弊端(“寇”指病邪)。当患者出现感冒、咳嗽、发热等外邪入侵症状时,要暂停服用补益药,以免恋邪。对于形体肥胖、身重肢困、口黏不爽、舌苔厚腻的患者来说,治疗应该以化痰除湿为主,此时应慎用六味地黄丸,否则可能助湿生痰,使痰湿之邪久滞难去。某些身体虚弱的患者,消化力弱、脾胃功能差,服用六味地黄丸可能产生胃满腹胀的不适症状,应先服用健脾和中之剂,扶益胃气,待脾胃功能恢复后,再投地黄丸之类的补肾之品。六味地黄丸原方为蜜丸,有大蜜丸、小蜜丸之分。大蜜丸一般每次1丸,小蜜丸一般每次6克,每日两次,温开水或淡盐水送服。虽为蜜丸,由于其中糖分较少,尚不至于引发血糖波动。因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药,中医一般要求秋后服用为宜,有时也需因人而异,服药时间应掌握在空腹服用,可在早间和晚间分两次服下。中医要求服用含地黄的方药时应忌食萝卜,同时应少食油腻、辛辣、荤腥。六味地黄丸毕竟是辅助调节血糖药物,不能替代降糖西药,切不可随意减药或停药。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