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日浓,燥邪当令
入秋之后,各大医院门诊的咽痛、干咳、鼻出血的患者有所增多。在四季气候中,“燥”为秋季主气,中医认为“燥”是秋季最易伤人致病的邪气。秋季五脏应肺,由于肺司呼吸,主皮毛,与大肠相表里,故当空气中温度下降时,这些部位不适的症状更为突出。燥邪最易伤肺,表现为口鼻干燥,或咽干口渴,干咳少痰。甚至鼻内容易出血,或咽痛干燥,似有物梗阻。女性突然感觉皮肤干涩,甚或皲裂,抑或毛发不荣、易脱。有的还可兼见大便秘结难出。
预防秋燥症,首先要重视饮食调理。《内经》指出,“燥者润之”,故防治秋燥宜多食甘润、甘凉、柔润,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品,多吃酸味果蔬以养肝气,酸能生津润燥,对缓解秋燥引起的诸多病症十分有益。所以,秋季防病治病,当御“燥”为先,“滋润”为法。
秋燥又可分为“温燥”和“凉燥”,前者见于初秋天气尚热或久晴无雨的时候。后者则开始于深秋天气转凉之时。但无论温燥还是凉燥,其结果都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等症状,并伤及人体肺部.燥邪最易伤肺,要防治干燥症,关键在于养肺。
入秋后,当温度和湿度发生较大变化或遭病毒、细菌感染时,鼻咽部开始先是黏膜皱缩而感觉干燥,继而因充血而有痛感,出现鼻咽部发痒不适、干灼疼痛、干咳少痰。由于鼻咽部黏膜表面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气管喉头黏膜发病而咳嗽不止,称为“燥咳”。燥咳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酿成气管炎和支气管炎,使肺部更受伤。此外,由于肺的功能受到抑制,机体可能出现供氧不足,可造成皮肤瘙痒、毛发枯萎等,还可出现便秘症状。
补水为主,全面调养
进入秋季,天气变得更加凉爽,但是很多人却觉得浑身皮肤发紧,口干舌燥,嘴唇老是脱皮,喝了很多水也不解渴。有的人觉得鼻腔干燥,鼻子老像要冒烟一样,一不小心还会流鼻血。有的人觉得喉咙发干,咳嗽却咳不出痰来。这些症状,虽然不是大毛病,但是却让人感到心烦意乱。
这些症状并不是一般的上火,而是由于秋季气候干燥引发的秋燥症。由于干燥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最突出的表现是人们的口、鼻、皮肤等部位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燥感,导致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头痛、咽痛、干咳、手足心热、大便干结等。秋燥症状的出现,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不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疾病在秋燥的作用下,也容易复发或加重,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
秋燥容易耗人津液,使皮肤黏膜水分加速蒸发,引发人体内热郁结,因此,秋季养生,最重要是御“燥”和滋润。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保持身体阴阳气息平衡。
很多人出现口角糜烂、鼻腔干燥等秋燥症状时,总以为是上火的表现,往往大量喝茶以求降火。秋燥症并不是“上火”,喝茶要谨慎。茶性偏凉,大量喝很容易伤胃,在秋季并不宜多喝。
对于秋燥,应从精神调养、饮食调整、加强锻炼等多方面去协调。秋季要注意补水,可以喝开水、淡茶、果汁饮料、豆浆、牛奶等,以养阴润燥,补充水分,保持湿润。正常人一天摄入的水量大约在1200~2000毫升左右,可满足皮肤的基本需要。同时还宜多吃点具有滋阴润燥的水果和蔬菜,比如甘蔗、秋梨、苹果、石榴、葡萄、菠菜、藕等。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的水分,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的功效,同时也能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c、b族维生素及无机盐、纤维素等,改善燥气对人造成的不良影响。
不少年轻人在秋季脸上长出痘痘,这是由秋燥加上睡眠不足,使虚火上升导致的。有的女孩还喜欢以瓜子、花生、巧克力等热性食物为零食,也容易生痘。这类人群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对于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则不要多吃。同时,秋季气候干燥,也不适合太肥腻、燥热的大补。
除了补水和食疗,秋季还要注意精神调养,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身体阴阳的平衡。此外,可以适当进行运动,但是应避免剧烈运动。这是因为秋季天气变凉,人体血管收缩,皮肤变得紧密,如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汗腺分泌太多,皮肤更容易缺水,加速皮肤干燥感。
我国古代就有对付秋燥的饮食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换言之,喝白开水,水易流失,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白天喝点淡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举三得。
在日常沐浴后可外擦些护肤霜,以锁住皮肤水分,降低皮肤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保持湿润。
选择食物,因人而异
依身体状况而定如血虚的病人应多选用补血的食物,如大枣、花生。阴虚的病人应多食用枸杞子、百合、麦冬等。这样才能发挥药物的保健作用。
依工作环境而定如果工作场所处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如户外或有空调的房间,人体就易产生燥火,需要进补一些具有润肺功效的食物。但如果长期工作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再进行泻火、滋养的治疗,就不适合了。
依年龄而定人的年龄大小不同,饮食也应有所差异。小儿体质娇弱,不宜大寒大热。老人多肝肾不足,不宜温燥。d防秋燥保健食谱
芝麻核桃粥黑芝麻、核桃仁各20克,炒熟,将核桃仁切碎、芝麻研细。取粳米100克煮粥,粥熟将稠时,加入芝麻与核桃仁共食。此粥补肝益肾、润燥通便,对年老体弱、病后体虚、头晕目眩、肠燥便秘者最为适用。
百合四宝粥取百合、甜杏仁(水泡去外皮)、银耳(清水泡发)、枸杞子各10克,与粳米适量共煮粥,粥熟后加冰糖适量。此粥补益肺肾、止咳化痰,对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肠燥便秘、头晕目眩等肺肾双虚者功效较好。
黑白双耳汤银耳、黑木耳各10克,冷水泡发后洗净,放沙锅内加清水适量及冰糖20克,炖至木耳酥烂,吃木耳喝汤。银耳、黑木耳滋阴润肺,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对防治虚劳咳嗽、肺结核、血管硬化、高血压、大便燥结等有较好功效。
五汁饮取适量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鲜藕汁(或甘蔗汁),和匀凉服,不喜凉者可加热温服。五汁饮是古方,功能是滋养肺胃、润燥止咳,对肺虚燥咳、胃阴不足者有良好功效。
三仁橘皮饮甜杏仁、松子仁各10克,柏子仁6克,蜜炙橘皮10克,加水适量,水沸后煎15分钟,再加白糖或冰糖适量共食。此方有润肺滋燥、滑肠通便之良效,对年老体弱、大便燥结或兼有慢性燥咳者服食效佳。
橄榄麦冬茶取橄榄3枚,麦冬6克,花茶适量,或再加金银花6~10克,加冰糖适量,放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封盖10~15分钟后,代茶频饮。此茶滋阴润肺、利咽生津,适用于慢性咽炎、咽喉肿痛、音哑烦渴之症效佳。
银百秋梨羹银耳、百合各10克,秋梨1个,冰糖适量。将秋梨洗净去核切小块,加入水发银耳及百合、冰糖,放入碗中在火上蒸1小时后,食梨喝汤。此方有滋阴润燥、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秋燥咳嗽、干咳少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