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岁的奇奇右眼微肿,经仔细查看,下眼皮上竟有一粒“针眼”一样的疙瘩。因为孩子太小,家长在家给孩子热毛巾敷眼。谁知一周后,肿块长到毛豆大,还开始化脓。到一查,原来是霰粒肿继发感染。由于就诊不及时,还可能需要开刀治疗。不少家长以为,“小疙瘩”就是“偷针眼”,等到脓头破了自然会好。其实不然,这种“疙瘩”并非全是“针眼”。麦粒肿和霰粒肿都是本季儿童常见眼病,极易混淆,要注意及时就医。
有无痛感可分辨麦粒肿和霰粒肿
麦粒肿俗称“偷针眼”,表现为眼睑局部腺体出现急性化脓性炎症。发病原因包括细菌感染引起红肿发炎,初起时痒感逐渐加剧,眼睑水肿充血,且有胀痛或压痛。而霰粒肿则是由于睑板腺导管堵塞,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形成的囊肿,慢慢发展成为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不红不痛,但持续时间可长达数月。眼科吉桂芳说,孩子长了霰粒肿,早期症状并不明显,肿块有时候比米粒还小,更不容易发现。家长常常是在孩子闭眼时,才发现眼睑表面皮肤隆起。如果不仔细观察,很容易造成疏漏。在家长自行检查时,可让孩子闭上眼睛,用手指触摸眼皮,则会发现有圆溜光滑的小疙瘩。当翻转眼皮时,可在相应位置见到微微隆起的暗红色圆形病灶。简单来说,触摸患处有无痛感,是分辨麦粒肿和霰粒肿的简易方法。但如果霰粒肿合并细菌感染,早期症状则会与麦粒肿相似。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眼皮有肿胀,且有增大趋势,应及时就诊,不要延误治疗良机。